
其实两者之间也很好分辨,一个带正电、一个带负电,阴离子表面活性剂,比如烷基苯横酸钠,配成1‰溶液(千分之一哦)。染料分别配制成各自05.克/升然后分别用在试管中,用烷基苯横酸钠溶液测试:哪个沉淀,哪个是带正电的就是碱性金黄,仍然透明的就是酸性金黄G。也可以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试,比如1227、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,方法同上,结果相反:发生沉淀的是酸性金黄G,仍然透明的是碱性金黄。
酸性金黄G的特征:
外观为黄色粉末,熔点:180℃,易溶于水,呈橙黄色,加入盐酸呈红色并产生沉淀,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颜色不变,但过量后有沉淀产生。易溶于乙醇、乙醚、苯和乙二醇乙醚,微溶于丙酮。于浓硫酸中呈紫色,稀释后有红色沉淀产生;于浓硝酸中呈蓝色,后逐渐变为橙色。染色时遇铜离子色泽暗绿;遇铁离子色泽较浅;遇铬离子色泽略有变化。
碱性金黄特征:
黄色均匀粉状物,溶于冷水,易溶于热水呈亮黄色,溶于乙醇呈黄色,其水溶液温度超过70℃时会分解为四甲基苯甲酮,其水溶液加入浓硫酸呈无色,稀释后呈淡黄色。耐晒牢度低。主要用于麻、纸、皮革、草编织品、人造丝等的染色,也用于印染棉织品。其色淀用于制墙纸、色纸、油墨和油漆等。用于乙酸纤维。
从以上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的分辨出酸性金黄G与碱性金黄,也希望大家在使用中不要混淆,以免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!